【戏说英国】 入乡随俗?To be, or not to be?
薛欣然,记者/作者/志愿者
每每想分享在英国生活工作二十余载的经历都会产生思绪的‘交通堵塞:一言难尽,丛林一片,海阔天空,云雨雷电尽在其中……。文稿有限,在此略述二三 --- 入乡随俗的小趣。
由于家中父母都曾就受过英语与俄语的教育,因此我从小敬畏外语,生怕成为他们的‘无知后代’。然而,命运终究逃不出墨菲定律-越怕什么就越会遭遇什么!在大学时自己的各科成绩中属英语最差,从未考过60.5分!于是咬牙切齿:此生不与英语为伍!未料墨菲定律如咒,不仅鬼使神差地驱使我‘弃明投暗’移居英国,连滚带爬地在英语世界谋生奋斗二十余载,而且还被一份刻骨铭心的爱情吸进一个传统的英国家庭,直至如今梦中私语竟都是英文,而且还常在梦里做着那个永远做不完的作业:英译汉莎士比亚名句‘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记得那一句英文被全班四十余人翻译出人人不同的中文,等待揭晓标准答案时,以严谨著称的老师却说这个句子没有标准答案!
To be. or not to be,
是, 还是不是?
做, 还是不做?
行, 还是不行?
能, 还是不能?
……
That is the question. 那是一个问题。
现在这句话就是伴随我在异国他乡的影子。这个影子不是跟随在我身后,而是一直在我的前方探路导航,因为我人生的光亮来自身后的祖国、亲人、经历、学识、以及我的根髓文化。
咱来自礼仪之邦,对礼节视之甚重。‘入乡随俗,随遇而安’是咱出国前必备的认知。未料想,走进西方的第一道门槛竟是问候行礼的纠结。中国人自古在外男女授受不亲,男女握手问候的历史也才不足百年。初到英国,与人第一次见面,国际化问候,握手不难。西式男女拥抱,咱也可一回生二回熟。然而在西方生活工作了两轮属相后,仍旧搞不清各国贴面礼的准则,只知道作为女性要行贴面礼,那是男士对女性的尊重礼节。但究竟是从左到右?还是从右到左?应该几次?有时以为对方是英国人,于是拥抱、贴面左右各一次便打住。可偶遇对方又把脸颊递给你时,这才意识到对方是他国人,反应快时赶紧把头伸上去还来得及。而反应慢时,对方已礼貌地缩回脖颈,而咱却还在踮着脚伸着脖‘补礼’。这时若善良的对方赶紧再回礼时,两人的贴面礼便成了恰恰舞步。
得知我有西方行礼之惑,我那自认为走遍世界的英国夫君便安慰我:见识多了,经历足了,你就能判断出对方的行礼文化了,因为人们的举手投足都可显见他们的文化背景,听得咱直点头。可在我们共同周游世界时,我常发现他为‘不对口儿’的贴面礼致歉,追问原因,他却说:我忘了这是人家的地盘。原来行贴面礼也要入乡随俗。因此,我每次去欧洲国家讲课或开会前,我都得复习确认,再见到那里的老朋友时,应该如何行礼。也许,西方职业者多在早上洗澡更衣,餐后刷牙,就是与他们每日行贴面礼有关吧。
写到此时,想起二十年前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兼课时,一位学中文的英国男学生问我,为什么中国女孩子那么容易动感情,一个拥抱就会令她们“心潮澎湃”?殊不知那时许多中国女孩从来没有被任何人拥抱过,即便是她们的家人。2023年初我在接受一位意大利女记者采访时,她说与中国男人行礼问候如同面对冷峻的铜像,既不能抱也不想抱。也许,那是因为习惯于谦逊内敛的中国男子难以承受意大利女子那种热情奔放的浪漫?
在英国入乡随俗形同望山跑死马,不仅有语言、传统、习俗等文化的长征,而且还有遵纪守法的认知和遵循的翻山越岭,有时令人心惊,有时令人无奈。英国是一个被800年大宪法逐步构筑和完善的社会,英国人的自觉和自律即令人敬佩感慨,也使得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中国人惊讶,甚至不解他们的‘痴呆’。有一次,我看到家中桌子上有一个新灯泡和十英镑,我问托笔为何,他解释到:家里台灯的灯泡坏了,那是请电工来换的新灯泡和劳务费。我吃惊地说,我们自己可以换呀?托笔很认真地回答道:我们没有电工资证是不应该随意触碰电源系统的!那天我忍无可忍地自己换了灯泡,也拿走那份劳务费!然而最令我疑惑的还不止这些家中琐事。我在英国前后出版与加盟出版了十余本书,每一本书都要经历五个编辑步奏:结构、语言、排版、史料审核、与书面设计。而每一本书的编辑都会提出一些令我瞠目结舌的问题,例如,中国那么多不同的人都用筷子吃饭么?为什么你要询问他人的身体状况,那是人家的隐私呀?你没有医生资证怎么可以给他人送医疗保健品,那是违法的呀?我《见证中国》一书的‘史料核实编辑’是一位兰登出版社的主编,她给了我一个108个问题的清单,其中大多是‘无法在英语文化中接受的信息’,其中包括‘你为什么要指出对方的脸色不好,并且擅自判断人家太累?’。于是我问她:如果我去医院探望您也不能问吗?’她回答:就是我要死了,你也得夸我精神或气色很好,这是英语世界的礼貌与尊重。’听了她的开导我才明白:为什么托笔时常被我的中国朋友伤害。‘你的中国朋友为什么为我的病情兴奋?问这问那?!’我原以为那仅是托笔的个性所致。
相信生活在国际婚姻中的朋友与我一样,会有更多‘始料不及’的文化碰撞,轻的令双方哭笑不得,重的导致家庭大战。到底谁入谁的乡?谁随谁的俗?That is the question! 在我出席或参加的公众活动中,常常有国际婚姻中的西方人悄悄向我求助,请我劝说他/她的心上人,不要强迫他/她吃那些看着和听着都很惊恐的食物:肚子、腰子、脑子、蹄子、爪子、舌头、耳朵之类的‘中国美食’。当我试图遵旨照办时,咱中国的爱人们大多委屈不已:那不都是为她/他好么?!中国养生博大精深不知道么?吃什么补什么都不懂,怎么爱中国?!好在我家托笔有一个在英国人中少见的中国胃,那些令西方人望而生畏的生猛海鲜,他都能来者着不拒。但他还是不能忍受鸡爪和稀饭,原因是,吃鸡爪的骨头怎么办?进嘴之后怎么可以再从嘴里吐出来,那不影响他人的食欲与观瞻么?吃稀饭的声音会产生猪进食的响声令人难堪。
记得我刚刚能够到大人的饭桌时,奶奶便开始要我牢记中国餐桌上的礼仪和禁忌,诸如:筷子不可插在饭碗上;要等长者开吃后晚辈才可拿筷子;左手要扶碗以示敬畏食物;就近夹菜……以及就餐时不可扁嘴出声,筷勺不可敲得碗盘叮当响……但必须学会吐刺吐骨。可在西餐桌上,中国的餐桌规矩很难被那些西餐具贯彻执行,我至今做不到用刀叉剔鱼刺和分解鸡翅的骨肉。刚与托笔结婚不久时,一次午餐中,托笔很深情地对我说,‘亲爱的,你真可爱,像英国的孩子那样护着自己碗碟。’咱中国老话说:听话听音,锣鼓听声。于是向他请教,得知吃西餐不应时时手扶餐碟。当我开始适应不再用手抚碗碟时,伦敦中餐馆的一位服务员表情严肃地教导我:你应该教会你的鬼佬老公用手抚碗,那是咱们吃饭的规矩!那么,在英国的中餐馆里就餐时,咱究竟应该遵守中西哪方的规矩呢?
很多中国人认为英国人不敬重食物。我从托笔的亲朋中了解到,他们对于食物多为重色轻味,更注重餐桌布置、餐具摆放、鲜花、烛光等与食物色彩的配置。在一些传统的英国人家庭,晚餐是一天中的‘温馨时光’,因此晚餐前要洗浴更衣(至少要Refresh)才能开始品酒开餐。我与托笔相伴二十余年,只要在家晚餐,他都会洗澡更衣后,才会坐到只有我们两个人的餐桌前。他说那是他的家传,敬重食物与同餐者。而我因为在国内常年主持晚间广播节目,所以晚间能在家中随心所欲,是一份难得的奢侈。即便我在托笔的国家生活,感受着他的‘英式家宴文化’,但我始终未能融入这份英式的优雅。
我做母爱桥公益二十年,常常看到到那些在西方长大的中国孩子们的疑惑,他们几乎每天都在门内的中国家庭与门外的西方世界之间,三明治文化中面对To be, or not to be。中西文化相差甚远,大到信仰的相悖与制度的异体,小到打喷嚏是西式的忍耐还是中式的释放? 擤鼻子是中式的含蓄还是西式交响乐般的无所忌惮? 与他人共餐时,是遵循西式礼节不为他人夹菜,还是出于中国人的礼貌,为客人夹菜加饭?在英国学校厕纸必须冲进马桶,可在中餐馆厕纸却要扔进纸篓(世界多国朋友对此百思不得其解,担心下水道堵塞就要让粪便污秽一览无遗么)?曾遇到一位混血小女孩在伦敦中国城吃饭时,拒绝在那里上厕所,因为那里的洗手池里有一个喜鹊,不吉利。她的中国妈妈试图告诉她,喜鹊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鸟。我听到那个女孩反驳道:我们在幼儿园就学过:one for sorrow, two for lucky?! 的确,在英国文化中见到一只喜鹊是灾,见到两只喜鹊才是福。
您知道么?根据英国政府于2022年六月公布的数据表明,约14%的英国籍人口出生于世界各地。因此,我们每天所遇到的‘英国人’,未必是在英国土生土长的英国人,而他们所代表的文化自然也未必是传统的英国文化,所以‘入乡随俗’很容易走错门。To be, or not to be,真的是咱海外华人几乎每天所面对的问题!
Note:在我个人的实践中,与法国人行贴面礼最难,因对方来自法国不同的地区,贴面的次数则不同,一次,二次,三次,四次封顶。且贴面时先从左脸颊,还是从右脸颊也不一样。巴黎人是从左边开始,左右各一次,一共两次,南法有些地区是从右边开始的,一共三次。西班牙和葡萄牙,先贴右脸;意大利和希腊先贴左脸,都是贴两下;据说东欧人通常行礼两或三下。
"One for Sorrow" is a traditional children's nursery rhyme about magpies. According to an old superstition, the number of magpies seen tells if one will have bad or good luck.
作者简介:薛欣然,笔名欣然,英籍华人,记者/作者/志愿者,80 年代末起在国内电台工作,1997 年移居伦敦,自清洁工作起步,后兼职伦敦 大学亚非学院,并开始撰写《中国的好女人们》。该书是关于她在电台主持‘轻风夜话’等女性广播节目时的采访回忆录,2002 年 出版,已被翻译成 40 多种语言在全球发行。著作还包括《天葬的爱》, 《中国人不吃什么》, 《筷子姑娘们》, 《见证中国》, 《一位无名中国母亲的来信》; 《给我买个天空》, 《百年承诺/谈恋爱》, 《潮热依旧/Still Hot》, 《中国少数民族佩饰》等。
2004 年 8 月,欣然与部分志愿者创建了母爱桥国际文化慈善机构,旨在中国和西方之间、在收养文化和出生文化之间,贫困与富有之 间牵线搭桥。母爱桥长期为世界各地的收养中国孩子的家庭提供咨询及寻根访祖的服务。专为收养家庭编绘的《母爱桥》一书,在美 国华盛顿邮报 2007 十大儿童畅销书排名第三。母爱桥至 2021 年底已助建 28 个城乡小学图书馆,并自 2013 年起与英国 V&A 儿童博物 馆以及中国站 China Exchange 定期举办华夏新春庆祝活动。自 2020 年 3 月起母爱桥多媒体已刊发 400 余篇‘欣然随笔’以满足疫情 隔离期留学生与家庭的交流需求。2021 年 2 月母爱桥创建了‘母爱桥文化论坛’,以在线月刊形式提供中西对话平台帮助海内外华 人认知新冠大流行,救助疫情所需。2021 年 12 月母爱桥加盟英国文化部和驻华重庆领事馆的‘英国教育艺术收藏展’,邀请和助理 英国收养家庭组织 CACH 的中国收养者参与。
欣然曾兼任英美欧洲等西方媒体的文化顾问,参与西方多国电视和广播电台的时事评论,兼任英国“亚洲之家”的文学顾问。2008年,被《TIME OUT》杂志国际刊评为40周年庆典的(北京)城市英雄。2011 年,被英国《卫报》评为全球世纪百名杰出女性之一。2013 年,被美国汉密尔顿学院授予人类学荣誉博士。2014 年,《中国的好女人们》被英国兰登出版选收为世界文学经典,《天葬的爱》被美国企鹅经典文学 26 个字母系列选收。2019 年, 当选为英国 2019 年度杰出女性。